〖葉八白易傳〗(一名《八白易傳》)十六卷。明葉山(1504-?)撰。葉山字八白,里籍不詳。據作者自序;十歲始讀《周易》,越十年能壓學究語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)從鹿田精舍見楊誠齋(萬里)《易傳》而讀之,因自著《八白易傳》十六卷,然屬未定之稿,以后反復修改,葉氏有《重改易傳序》二篇、《改錄易傳序》一篇可證,至嘉靖三十九年定稿謄清,藏之石匱,可見其為學之不茍。此書專釋六十四卦卦辭、爻辭,對《彖》、《象》、《文言》等《十翼》沒有涉及。大旨以《誠齋易傳》為主,出入子史,佐以博辨,實為借《易》以言人事,非盡為經義而作。其體例先列卦辭、爻辭原文,再加“葉子曰”三字進行解說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謂此書所言“往往可以昭法戒”。有《四庫全書》本。
【臣】等謹案:《葉八白易傳》十六卷,明葉山撰。山字八白,里貫未詳。朱彞尊經義考引張雲章之言曰:八白本末無所考見,詳其自序,當是一老諸生。是書屢易其稿,自序凡四,其畧云:予十歲讀周易,越十年,能厭學究語。又十四年,為嘉靖丁卯。又六年,從鹿田精舍見楊誠齋易傳。又九年,為今壬子云云。再序題癸丑六月,三序題丁己三月,四序題嘉靖三十九年七月。攷壬子為嘉靖三十一年,由壬子逆數十六年,當為丁酉。嘉靖無丁卯,序云丁卯者,蓋傳寫誤也。書始于壬子,迄于嘉靖三十九年,為庚申,凡九年而成。以自序年月考之,山當生于弘治十七年甲子,至庚申書成,時為五十七歲。其書專釋六十四卦爻詞,而於彖、象、文言、十翼皆不之及。大旨以誠齋易傳為主,出入子史,佐以博辨。蓋借易以言人事,而不盡為經義之所有。易道廣大,無所不包,即其所言,固往往可以昭法戒也。
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。
總纂官
【臣】紀昀
【臣】陸錫熊
【臣】孫士毅
總校官
【臣】陸費墀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32冊?經部26?易類
注:64卦每卦符號後,【坤下坤上】為後加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庫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書籍介紹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號謙齋,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為北宋人,官大理...
《豐川易說》國朝王心敬撰。心敬字爾輯,鄠縣人。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,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。心敬受業於李容,而謹嚴不逮其師。所注諸經,大抵好為異論,《書》及《春秋》...
《易原就正》書籍介紹 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儀著。儀字羽修,邢臺(今屬河北)人。順治間拔貢生。其自序稱:”早年聞有《皇極經世》,而無由求得其書。自順治辛卯(八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綿莊,號青溪,上元人。是編因桐城方苞《緒論》,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。一曰正義,諸說當於《經》義者也。二曰辨正,訂異同也。三曰通論,謂所論在此而...
[清]李光地著《周易觀彖》介紹 〖周易觀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見《周易折中》。是書惟解說《卦傳·天地定位》一章,發明《易》理,兼證以《易》象,于數則略...
[宋]蔡淵撰《周易經傳訓解》書籍介紹 二卷,宋蔡淵著。朱彝尊《經義考》作四卷,佚一卷,存三卷。而此本唯存上、下經,名《周易卦爻經傳訓解》。董真卿《周易會通》說此...
《周易象辭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尋門馀論》·二卷、《圖書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說《易》力辟陳摶之學。...
底本: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部29?易類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撫采進本)明黃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啟壬戌進士。崇禎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《周易辯錄》書籍介紹 〖周易辯錄〗四卷。明楊爵(1493—1549)撰。楊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號解山。陜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進士,授行人。歷官山東道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