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易經(jīng)注解 | 作者:創(chuàng)始人 | 收藏:0 | 評論:0 | 人氣:0
點校底版:文淵閣四庫全書
書籍摘要: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訣義》簡介 〖周易口訣義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詳,據(jù)《崇文總目》載,知為河南人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考其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經(jīng)義考》定其為唐人,《永樂大典...
〖周易口訣義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詳,據(jù)《崇文總目》載,知為河南人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考其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經(jīng)義考》定其為唐人,《永樂大典》、《四庫全書》均從其說。另外,《宋史·藝文志》又作史文徵,徽為徵偽,之為衍文,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已辯正之。本書內(nèi)容,自序云“但舉宏機(jī),纂其樞要,先以王注為宗,后約孔疏為理”,故前人有認(rèn)為此書是直抄注疏,以便講習(xí)的通俗著作,其實并不盡然,如乾彖引周氏說,大象引宋衷說,屯彖引李氏說,師彖引陸績說,六五引莊氏說,謙六五引張氏說,賁大象引王□說,頤大象引荀爽說,坎大象引莊氏說。上六引虞氏說,咸大象引何妥說,萃彖引周宏正說,升彖引褚氏說,革彖象引何妥說,革彖引宋衷說,鼎彖引何妥說,震九四引鄭眾說,漸彖引褚氏說,大象引侯果說,困大象引周宏正說,兌大象引鄭眾說,漸九五引陸績說,多出孔穎達(dá)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;又如賁大彖引王氏說,頤大象所引荀爽說,雖然李氏《集解》亦錄,而其文卻不同;坎上六所引虞翻說,《集解》刪其過略,此載頗詳。史氏去六朝不遠(yuǎn),故《隋書·藝文志》所載諸書。多可旁搜博引,保存了較多唐以前譜儒舊說,對研究、探討早期儒學(xué)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,故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稱其為“難得之秘本”。清代惠棟作《九經(jīng)古義》及余蕭客輯《古經(jīng)解鉤沉》均未及見此書。現(xiàn)存本中,豫隨、無妄、大壯、晉、睽、蹇、中孚八封已脫漏散佚,但所佚不多,仍可視為完帙。此書與孔穎達(dá)《周易正義》、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為現(xiàn)存較完備的唐人釋《易》之作。除《四庫全書》、《岱南閣叢書》、《古經(jīng)解匯函》、《叢書集成》等叢書收錄外,單行本為武英殿聚珍本。
史徵,生卒年不詳,唐代人。爵里、事跡不詳。或作“史證”、“史文徽”、“史之徵”。陳振孫《直齋書錄解題》謂:“非唐則五代人也。避諱作‘證’。”《四庫全書提要》云:“《宋史·藝文志》又作‘史文徽’,蓋以‘徽’、‘徵’二字相近而譌。別本作‘史之徵’,則又以‘之’、‘文’二字相近而譌耳。今定為‘史徵’,從《永樂大典》。定為唐人,從朱彝尊《經(jīng)義考》。”撰有《周易口訣義》一書,《宋史·藝文志》著錄為六卷。宋以后罕有傳本,《四庫全書》唯據(jù)《永樂大典》所載鈔出,缺《豫》、《隨》、《無妄》、《大壯》、《晉》、《睽》、《蹇》、《中孚》八卦,仍編為六卷。
? | ? |
【資料錄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
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[宋]楊簡撰《楊氏易傳》書籍介紹 〖楊氏易傳〗二十卷。南宋楊簡(1141-1225)撰。簡字敬仲,浙江慈溪人,乾道進(jìn)士,官富陽主簿,會陸九淵,問答有契,遂定師徒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書籍介紹 〖易變體義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潔撰。潔字圣與,江蘇丹陽人,紹興進(jìn)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總領(lǐng),知德慶府。潔父都郁。字子...
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 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書籍介紹 二十卷,宋易祓著。前有門人陳章序稱:“祓侍經(jīng)筵日,嘗以是經(jīng)進(jìn)講”;又稱:“祓別有《易學(xué)舉偶》四卷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書籍介紹周易象義:元丁易東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庫全書》錄《永樂大典》本。此書據(jù)《易》象以明義,故名曰《象義》。全書取象之例凡十二,為本體、...
《春秋占筮書》清代毛奇齡撰,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。另外,漢晉一些符合《周易》古法的占筮例,亦收錄其中。毛奇齡的易學(xué)相關(guān)著作另有《仲氏易》及《推易始末》。《仲氏...
[宋]項安世撰《周易玩辭》書籍介紹 十六卷,宋項世安著。書成于嘉泰二年(1202年)。本書專門闡釋《周易》象辭。南宋慶元年間,項安世謫居江陵,杜門不出,專攻四書...
《讀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齋讀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華,號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萬歷十一年(1583)進(jìn)士,歷官御史,謫廣東布政司...
《周易玩辭集解》介紹 《周易玩辭集解》十卷,清查慎行撰。查慎行,字悔余,浙江海寧人,晚筑初白庵以居,號初白老人。康熙癸未進(jìn)士,官翰林院編修。此為初白數(shù)十年究心《...
《周易傳注》七卷。清李塨(1659—1733)撰。塨字剛主,號怒谷,河南蠡縣人。康熙舉人,曾游學(xué)南北,與萬斯同交往,晚年授通政學(xué)士。師承顏元之學(xué),時稱“顏李學(xué)派...
[清]刁包撰《易酌》書籍介紹 清刁包治《易》著作。十四卷。該書以北宋程頤《易傳》、南宋朱熹《周易本義》爲(wèi)宗,注重闡發(fā)義理。雖亦言及“象數(shù)”,然主北宋陳搏、李之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