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數鉤隱圖》是宋代劉牧撰的一部經學注釋,共三卷。
《易數鉤隱圖》的卷數,《中興書目》作一卷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作二卷,《郡齋讀書志》作三卷。今見為三卷本,卷上為“太極第一”至“人稟五行第三十三”;卷中為“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”至“遯卦第四十八”;卷下為“河圖第四十九”至“十日生五行并相生第五十五”。另附《遺論九事》。
《易數鉤隱圖》提出了太極、象由數設、圖九書十等說,用數和圖推演易理,建立了嶄新的象數學理論體系。四庫館臣稱:“至宋,而象數之中復歧出圖書一派。牧在邵子之前,其首倡者也。”其學興盛于宋仁宗時,言數者多宗之,對邵雍、周敦頤等人亦多有影響。朱熹亦受《易數鉤隱圖》啟發,并對其中的“河圖”、“洛書”易置改造。
據今人郭彧考證,北宋有兩位劉牧,《易數鉤隱圖》當為彭城劉牧所作,原為一卷本,“七日來復第四十六”以下皆后人所增。 [1]
《易數鉤隱圖》的作者劉牧,自南宋始其籍貫、字、官職即有爭議,有謂彭城(今江蘇徐州)人,字長民,官太常博士;亦有謂三衢(今浙江衢州)人,字先之,官屯田郎中。后世多未細辨,《宋元學案》謂劉牧“字先之,號長民”,四庫館臣雖采前者,但又謂長民、先之二字“未詳孰是,或有兩字”。
(元)黃澤撰《易學濫觴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24冊?經部18?易類(元)黃澤撰《易學濫觴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...
[北宋]歐陽修著《易童子問》北宋文壇領袖人物歐陽修一生經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在《詩經》和《易經》,《易童子問》就是他在《易經》方面的代表作。《易童子問》精彩地詮釋了...
【臣】等謹案《讀易舉要》四卷,宋俞琰撰。是書文淵閣書目、焦竑經籍志、朱睦?授經圖皆著於録,然外間傳本殊稀,故朱彝尊經義考亦云未見。今惟永樂大典尚散見于各韻之中,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15冊?經部09?易類御題易傳燈【有序】是書舊署徐總幹撰,而不著名。其子序謂其父嘗師事呂祖...
(明)倪元璐撰《兒易外儀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35冊?經部29?易類倪元璐(1594年1月7日-1644年4月...
(清)楊名時撰《周易劄記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7冊?經部41?易類 (清)楊名時撰《周易劄記》提要欽定四庫全...
清黃宗羲所著《易學象數論》可以說是研究象數易學的經典之著,不只對兩漢以來象數易學的義理多所整理與闡述,也廓清宋明儒者的諸多見解。四庫全書本提要中引梨州先生於南雷...
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?附《攷異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39冊?經部33?易類 (清)王夫之撰《周易稗疏》提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7冊?經部41?易類(清)惠士奇撰《惠氏易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惠氏易說》六卷:國朝惠...
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41冊?經部35?易類 (清)毛奇齡撰《推易始末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推易始末四卷。國朝毛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