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李過撰。十二卷。卷一為《序說》,卷二至卷十二為上下經。缺《系辭》、《說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雜卦》等部分。詮釋經文往往發先儒所未發。然多處割裂經文,次第顛倒,幾乎不可訓解,元人胡一桂曾譏諷李過竄亂經文。四庫館臣評曰∶“其亂經之罪,與詁經之功,固約略可相當也。”原書有《自序》,作于慶元戊午(公元1198年),今傳本為浙江吳玉墀藏本,佚《自序》。有天一閣本,《四庫全書.經部.易類》亦收入。
李過,《宋史》無傳,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詳。惟董真卿《周易會通》曰,過字季辨,興化《今屬福建)人。《易說》十二卷,其慶元四年(1198年)《自序》謂幾二十年而成。可知是積心思慮之作。然四庫館臣所見本已佚去其《序》,書中亦多闕文,已非董氏所見之舊本,蓋傳抄訛脫。此書首為“序說”一卷,分上、下經,依文講解,而不及系辭以下。馮椅稱《西溪易說》多所發明,然以毛漸《三墳》為信,誤矣。馮說誠是。胡一桂譏其割裂經文,如乾卦彖辭下便掇入彖傳,彖傳內便掇入文言,釋彖處繼以大象,又分爻辭附于小象,又附入文言等等,汨亂顛倒,幾不可訓矣。《經義考》引張云章語,謂過晚年喪明。是以知過乃以意獨造,不能與師友相切磋商榷,故多謬訛。雖如此,書中之精論妙義也不乏采資。《四庫提要》云:“收視返聽,用心刻摯,亦往往發先儒所未發。其亂經之罪與詁經之功,固約略可以相當也。”所評至為允當。此書原惟抄本行世,四庫著錄即系浙江吳玉墀家抄本,本不著撰人,吳氏據《經義考》題為“李過”。今除《四庫全書》本外,尚有清抄本傳世,題“西溪先生易說十二卷序說一卷”,藏南京圖書館。叢書《四庫全書珍本初集·經部易類》也收有此書。
〖大易通解〗十五卷。清魏荔彤著。荔彤字念庭,河北柏鄉人。大學士裔介之子,官至江蘇常鎮道。是書乃其罷官后所作。其以為,畫卦與《河圖》《洛書》只能說其理相通,但不可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樸撰。十二卷。《詩禮堂全集》本。此書解《易》,專主《十翼》之義,而兼采諸家之論以為說。《四庫全書提要》指出:“是編經傳次序,悉依王弼舊本,而冠以讀...
《周易正義》,古代易學著作。南宋初國子監所刻 《周易》 單疏本。為傳世孤帙,十四卷全。《周易》亦稱《易經》,儒家經典之首,三國·魏·王弼和晉·韓康伯均為《易經》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約註》目録周易函書約註目録卷一【上經】:卦畫原始:【附易中冒道】 乾卷二【上經】:坤卷三【上經】:屯、蒙、需、訟、師、比、小畜、履。卷四...
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:依據版本: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,字康成,從馬融學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馬融對於鄭玄有?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。?的感...
國朝錢澄之撰。澄之原名秉鐙,字飲光,自號田間老人,桐城人。家世學《易》,又嘗問《易》於黃道周。初撰一書曰《易見》,因避兵閩地,失其本。又追憶其意撰一編,曰《易火...
[元]胡震撰《周易衍義》簡介 十六卷,元胡震著。其書將成,胡震去世,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。排列次序為乾、坤二卦卦辭下接以《彖傳》,繼以釋《彖》的《文言》,后為《...
本書轉自趙庚白先生發布于新浪博客的一部份注解,其中64卦部份,自下經開始有所不全,且未能與趙先生取得聯系.如果想閱讀原版還請移步至趙先生博客.以下為趙先生對《直...
[元]趙汸撰《周易文詮》介紹 四卷,元趙汸著。《經義考》載此書為八卷,但舊抄止四卷,首尾完備,不似有闕佚,或后人合并八卷為四卷。原書上有讀者題記,節節用細字標題...
[明]董守諭撰《卦變考畧》作者簡介 董守諭,字次公,鄞縣人。舉人。魯王監國,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。時熊汝霖、孫嘉績首事起兵,然皆書生,不知調度。乃迎方國安、王之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