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孫氏周易集解》
依據版本:粵雅堂叢書
作者:清.孫星衍
此書成于嘉慶三年(1798)。自序稱,自王弼以老莊之學注《易》,古學失傳;自唐用王弼注本作《正義》,而古注散伙,鄭玄《易》學遂微。唐代李鼎祚集子夏以下傳注.名曰 《周易集解》。而漢魏易說,時時見于古書傳注以及史微《周易口訣義》中。因以李氏《周易集解》合于王弼注本,又采集書傳所載馬融、鄭康成諸人之注,及《周易口訣義》中古注,附于具后。凡《說文》、《釋文》所引經文,異字異音,附見本文,命曰《周易集解》。務使漢人師說,不致淹沒。書中稱“解”者,指李鼎祚所輯;稱“注”者,指王弼所注,稱“集解”者,則出于個人自采。對于魏伯陽《參同契》、偽關朗《易傳》、宋陳搏所集偽《子華子》戴九履一,河圖之學-先天太極之說,皆不采取。以為來人言《易》,繁而寡要;稱楊惠棟所作《周易述》、《易例》,《易漢學》諸書,實出于唐宋諸儒之上。
唐李鼎祚撰有《周易集解》一書,收錄漢魏三十幾位易學大家的注解,不只保留了漢易的大略,也是研究漢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。
孫星衍則在李鼎祚的基礎上另撰《周易集解》,原書將其所收錄的注解與李鼎祚集解和王弼注并列。本電子書所收錄的粵雅堂叢書本則只擷取孫星衍自己的集解,另成一書,名《孫氏周易集解》。因此,若欲觀原書,只需將此本和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以及王弼注合在一起即可。
孫星衍字淵如,號季逑,陽湖人,乾隆五十二年進士第二名。跋云:「既壯,折節讀書,習篆籀古文聲音訓故之學。」先生也是清代著名藏書家、金石家,精經史及文字訓詁之學。
注:缺失以下內容:附錄一 孫氏傳略
附錄二 著錄版本
附錄三 提要序跋
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
書籍介紹 三卷,明逯中立著。其書是讀書筆記一類,多采自他人之說,偶以己意論說。但去取較為精審,以義理為主,至“中孚”諸卦,又參用《易緯》卦氣說及值六日七分說。書...
國朝錢澄之撰。澄之原名秉鐙,字飲光,自號田間老人,桐城人。家世學《易》,又嘗問《易》於黃道周。初撰一書曰《易見》,因避兵閩地,失其本。又追憶其意撰一編,曰《易火...
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: 周易集解 底本出處: ?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: 無 參校版本: 四庫全書 作者: 唐李鼎祚 初次點校: 簡校 創作年代: 不祥...
[明]林希元撰《易經存疑》介紹 〖易經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貞、號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屬廈門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進士,授大理評事。歷官廣東提學...
《漢上易傳》為宋朝朱震所撰,朱震字子發,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,《漢上易傳》的?漢上?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,其書以象數為宗,歷18年而成。 朱子評曰:?王弼破互體,朱...
周易古經白話-劉大鈞 劉大鈞《周易古經白話解》【經傳合輯】內容介紹 《周易經傳白話解》內容簡介:《周易》是群經之首,是經典中之經典,哲學中之哲學,謀略中之謀略。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【初次點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點校】:暫無【點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淵閣)第48冊?經部42?易類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?別集》?...
明魏濬撰。濬字蒼水,松溪人。萬歷甲辰進士。官至右僉都御史,巡撫湖廣。內容簡介易義古象通八卷(浙江巡撫采進本)是書前有《明象總論》八篇,一曰《原古象》二曰《理傳象...
古籍簡介 《子夏易傳》,作者卜子夏。《子夏易傳》一為二卷,一為十一卷。舊本題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晉國溫(今河南溫縣)人,孔子的學...
《仲氏易》書籍介紹 國朝毛奇齡撰。奇齡一名甡,字大可,號秋晴,一曰初晴。又以郡望稱西河,蕭山人。康熙己未以廩監生召試博學鴻詞,授檢討。初,奇齡之兄錫齡邃於《易》...